为全面贯彻落实州委决策部署,将平远地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区。1月27日下午,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在文山举行平远地区发展座谈会,邀请州县(市)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州级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共同商讨和策划平远地区发展大计。

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队长王毅主持座谈会并介绍了当前平远地区发展的背景,就座谈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

王毅指出,平远地区是全省八大坝区之一,土地资源集中、人口相对集中,各民族思稳定、思发展、谋发展的意识较为强烈,产业业态初步显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区的潜力巨大。但缺水瓶颈、基础设施、市容市貌条件滞后,产业结构不优等依然是制约平远地区发展的短板。要站在全省全国的高度来审视和看待平远地区长远发展,围绕基础设施、市容市貌、村容村貌、民族团结、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谋篇布局,依托平远地区发展潜力优势和条件,做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以项目为支撑,切实解决平远地区发展瓶颈制约短板。从民心所盼、民生所需发出,重点实施一批得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好事,推动平远地区从此不同,促进各民族相互交融实现共同富裕。
座谈会上,围绕平远地区产业发展做什么、市容市貌如何治理、如何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区、如何加强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突出什么内容、乡村振兴如何实施等13个方面的内容,与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们逐一交流探讨,就谋划好平远地区长远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大家认为,平远地区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坝区土地资源丰富、民族团结氛围浓厚。随着全省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平远地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区正当其时、势在必行。在着力解决用水瓶颈制约、夯实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产业体系布局、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平远地区红色资源和各民族优秀文化,以点带面,突出亮点、特色和优势,打造品牌,必将为平远地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罗永伟)